过去的两年 都始终在一种忙而乱的状态中多重身份的快速转换
从2013年底带着当时还是新女朋友的媳妇到深圳开始 生活便开始了大的变动
从一个人到两个人 到三口之家
从裸辞到深圳 到一家公司 再到现在的公司 终于是逐渐趋于平定的生活
就不提房子的事情 这玩意儿现在在深圳暂时还是不去想
油价十年时间能从30涨到140,又从140跌到30 这深圳的房价在当前杠杆下逐步攀上顶峰
最终应该也会有个下降的趋势 至少目前来说 还是安心的做好事业上升期该做的事情
过年的时候 晚上和媳妇儿子三人在外面散步
聊起当前的一些话题现象 妈妈圈的事情 养儿子的事情
媳妇说 现在养小孩大家基本上也都是微信或公众号去看一些分享的东西
但很多公众号的文章真的是不能再差 存在太多的误导 这个比起庸医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
东一段 西一篇的乱凑就成了一篇文章 然后就是吸粉变现
有时候看着都有点无奈 媳妇自己为了养好我们家的两条街
书本也都看了几十本 至少目前来说
在一些对小孩的成长过程的不适的判断 基本上和医生给出的答案一样
而她的性格又是看不得这种错误的文章四处流传 捉急的
有个叫童办的网站的初衷跟我们两年前的想法一样 当然我们现在也还是依然看好这种想法
至少说明 我们的想法还是有点意思的
当然 我们是不会去做公众号之类的 养好自己的小孩
有精力的话 写写自己的博客足够了
或许 最多 会在自己有余力的时候做一些信息的分享
更多的时候讲讲我们一家三口日常的事情 留作以后的满满回忆
时间有时候想起来还是过得不一般的快
这个博客从2007年2月写下第一篇日志到现在 都已经九个年头
有的时间段很高产 有时候一年不到一篇
终究还是在坚持着 在这个快又碎片化的年代 似乎大家又要回到原始长文
任何事物感觉都有个轮回
02 03年刚接触网络的时候 人们从QQ 到论坛
再到个人博客横行
然后就是校内 继而就开始碎片化 饭否到微博 微信再来一个朋友圈
长篇文字越来越少了 有用的文字也并不多见
虽然封闭的微信公众号有一些不错的美文
但是既然封闭 当然并不是那么容易的看到
而且这种快餐文化情况下 大部分并没有这个耐心去刨根问题 去寻找求证
微博也开始放开字数限制
更多的时候 是到了一定的极端 必然是反转
随着自己的年纪增长 似乎也开始逐渐的回到一些文字上面
平常总是用工作忙 没有心思去写写日志什么的借口
其实 时间挤挤也是很快会有的 今天就是在晚上11点这个空档
打开自己的博客 做新年来的第一个更新
或许将自己平时所想的事情 继续记录下来
生活 工作 行业思考 或者育儿 哪怕是给儿子买了个新玩具
为什么买这个玩具 都可以记录
话说 自己每次给儿子买的玩具基本都恰到好处
刚好他那个年龄喜欢玩 或许能给一些父母或朋友带来育儿方面的一点分享
媳妇也认为 我们的一些观点思路 有那么点逗逼 但对于养小朋友来说 却还是有那么点用的
最近其实在工作之余也在做一些试验
作为互联网产品的从业者 自然是要关注一切前沿的科技或者产品
所以也会第一时间知道一些新的可能是引爆点的 独角兽的产品
例如在微信出来1个小时内 自己就得知消息并且注册了微信账号
成为微信的第3368号用户
平时也会跟媳妇分享一些新的APP也好 故事也好
让她也分享着这种喜悦 同时减少一些甄别
快速的定位获取到自己想要的内容 或者为自己做决定找一些正确的依据
回到那个试验话题 其实也是论证自己的一些观点
自己所在的公司做的产品是O2O方面 有点懒人经济的方向
但自己的观点是O2O虽然火爆 但别指望屌丝给你带来钱
要做好 还是赚白领的钱吧 当然自己的小试验还在继续 目前只是第一阶段
样本收集中 或许在完成试验后 会做一个分享
我们的家庭博客 也会陆续启动 写一些我们一家三口的故事
生活需要存档的 大脑能记 但不如烂笔头
博客会继续 除了生活 后续再加点观点 工作 行业相关 :)
就这样 enjoy!